风情苗乡

打同年、呀呜、果哈、果玲、芦笙,这些你了解多少?

来源:融水县文档组

发布日期: 2020-07-22 16:15    |  作者: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是以苗族为主的边远少数民族山区,古往今来,大苗山境内的苗族、瑶族、侗族、壮族、汉族等13个民族聚居在一起,这里政通人和、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风情绚丽多彩,文化遗产魅力无穷。形成了以元宝山为轴心,以苗族为主,其他多个民族融合发展的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区域。从农历正月初一到冬雪十二月,一年当中,融水苗族自治县苗、瑶、侗、壮、汉等各民族的节庆活动多达百个以上,谓之“百节之乡”。

苗门暮色↑(卢志松摄)

       

  而大苗山里神秘的民俗风情一直吸引着县内外的众多游客。

  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揭秘的是:苗族芦笙打同年、苗族“呀呜”喊酒习俗、苗族乐器

芦笙打同年↑(资料图片)

  苗族芦笙打同年

  苗族芦笙打同年,是寨与寨之间相互往来、团结友爱、共同联欢的一项有趣活动。

打同年↑(韦明摄)

  春节赶芦笙坡会或芦笙走寨期间,当各支芦笙队吹芦笙至尾声时,甲村如有意邀请乙村打同年,则吹起芦笙邀请曲,将乙村芦笙队围在中央,同时鸣放鞭炮,将写有邀请内容的红纸贴在乙村大芦笙的响筒上,并拉着芦笙头的手,热情相邀。乙村接受邀请,就尾随甲村芦笙队进寨住宿。

牵着牛打同年↑(韦明摄)

抬着白猪打同年↑(韦明摄)

在第二天举行的同年仪式上,客队芦笙踩堂兴致正浓时,主队由一名知书达理的老人念念有词走在前,几位后生手牵着披红戴彩的大牯牛和羊,姑娘们挑着糯米饭,抬着酒坛,跟随其后,芦笙队吹着同年曲,燃放鞭炮,向客队环绕三圈。尔后,杀牛宰羊设宴,共同聚餐。当晚还对歌、讲故事、叙家常等,大家热热闹闹直至天亮方散。第三天,客队临别时,主人除包糯米饭、酸肉、糍粑等给客人送行外,还将宰杀的牛头赠送客人,以示两寨继续往来,同年打不断。过后三五年,乙寨则到对方回访同年,同样得到盛情款待。就这样,你来我往,情深似海,传承久远。

打同年结束,出寨门还要喝一杯香醇米酒↑(韦明摄)


 苗族“呀呜”喊酒习俗

     元宝山下,逢年过节,客人来到寨里,会被热情好客的苗族同胞拉去喝酒。

    每当入席坐定,苗胞们个个站立起来,手捧酒碗,齐声高喊:“呀――呜,呀――呜”,人和人之间感情顿时炽热如火,情同手足。这就是苗家有趣风俗——喊酒。

苗族喊酒↑(资料图片)

    喊酒,是古时流传下来的。

    相传元宝山下住着一位努老汉,他酿的酒远近有名。有一次,努老汉邀请一帮亲朋好友到家喝酒,他拿出藏了九九八十一天的糯米甜酒来款待,酒色橙黄,香甜醇厚,大家都夸是好酒。这时一个小伙子站起来说:“努老伯酿的酒太好了,现在我们嘴巴吃到了,鼻子闻到了,眼睛看见了,就差耳朵还没有听见,我们为何不在喝酒时,高喊几声,让耳朵也听见呢?”大伙都说这做法好,于是大伙起立,手捧酒碗,齐声高喊三声“呀――呜,呀――呜”(苗语,“好呀”)。喊声洪亮整齐且有韵律,震撼着木楼,苗家弟兄觉得酒更甜,意更浓,情更切了。从此,“喊酒”的做法便流传开来,逐渐成为苗家人喝酒助兴的一种特有而风趣的习俗。

~呜”美酒喝起来↑(韦明摄)


苗族乐器

1)芦笙:

苗族乐器芦笙↑(韦明摄)

   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

  据考古资料称,芦笙至少在两千多年前已出现,吹芦笙是每个苗寨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

  融水每个苗寨都有一堂芦笙。苗族同胞逢年过节以及红白喜事、谈情说爱都吹奏芦笙,并伴以踩堂舞。

 可以说,芦笙是打开苗胞心灵的金钥匙,是苗家精神文化生活的主心骨。

苗族聚会吹芦笙少不了↑(韦明摄)

芦笙由笙斗、笙管、簧片和共鸣筒四个部件构成。 

笙斗又称气箱,用杉木制作,外观呈纺棰形。制作时,将整块毛坯料从中破为两半,分别挖剜出内膛后再用胶粘合,外部用细篾箍五至七圈,斗的腹背两面钻有六个对称的小眼孔。由于笙斗呈淡黄色,外部涂饰桐油,木纹清晰,外表美观,故有“金芦笙”誉称。 

在笙斗中,呈75°90°纵向插入两排长短不一的六根竹管,每管入斗处装一个呈长方形的铜质簧片,每管近斗处的外则开一个圆形按音孔,笙管上端管口通透,下端管口堵塞不通。笙管用“都铁”(苗语,专用制作芦笙的竹子)制作。这种竹子的竹质坚韧,首尾均匀,表面光滑、不易虫蛀。使用芦笙时,将手指按住音孔,把气吹进气箱即能发音。小芦笙发出的音有612356,大芦笙能发126,三根笙管的顶端各装配有用毛竹制成的共鸣筒,以增加音色和音量。

芦笙分为母五、六、七、八、九和母五小六、母六小七、母七小八、母八小九、九五等十个种类。每制作同一种类的芦笙为一堂,每堂芦笙由大、中、小和地筒组成,通常为三十至五十把。

芦笙迎宾↑(韦明摄)

2)果哈:

果哈是苗族唯一的古老的民间弓弦乐器,因其形似瓢,故苗语称之为果哈(意即瓢琴),是唱古歌时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一般以歌师自拉自唱为主。制作工艺比较粗糙,先选一段长60厘米、直径为15厘米左右的鸭脚木或泡桐木制成琴身,在其二分之一的一端剜成瓢状,封住薄板作共鸣箱。另一端修成琴柄,在琴柄顶端钻孔安琴钮,用棕绳、牛筋作琴弦,用竹片和综丝制成弓。琴置两弦,演奏时以人的唾液代替松香,演奏者时而将弓毛放入口中,让弓毛增加温度,增强与琴弦的磨擦,使之发音。果哈音量微弱,发音低沉,但音色独特,与苗歌语调相当协调,较适合表现安静、深沉情绪,故常为苗族叙事古歌伴奏。

果哈↑(资料图片)

3)果铃:

果铃”汉语称苗笛,是苗族传统民间管吹乐器,为男女青年对歌时伴奏所用。发音原理与芦笙一样,均靠吹气使簧片振动发音。不同之处是果铃管身开四个音孔,用口唇含住笛头对簧片直接吹奏,可发出近似45672五个乐音。虽同为簧片发音,但果铃的音色与芦笙音色有明显差异,前者低沉纯厚,后者高亢明亮。果铃有大、中、小三种型号,一般情况下女歌手演唱用小型号伴奏,男歌手演唱用大、中型号。伴奏时一般用同调的两支果铃,民间称为公母果铃。果铃制作比较简单,将烘干后的芦笙竹截取长30厘米左右、直径为1厘米以上的一段,在其一端开一长方孔,安铜簧片,封堵笛头,再在竹管的适合处开四个圆型发音孔即成。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 地址:融水镇拱城街17号
联系方式:rswg@163.com 联系电话:0772-5122412
网站标识码:45022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