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政发
索  引  号:
11450226753704950Y/2022-45177
效力状态:
发文机关:
融水县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2年07月28日
标  题:
融政发〔2022〕10号 关于印发《融水苗族自治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发文字号:
融政发〔2022〕10号
发布日期:
2022年07月28日
文件下载: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融政发〔2022〕10号 关于印发《融水苗族自治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2-07-28 10:50    |  作者:

融政202210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融水苗族自治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有关单位:

现将融水苗族自治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2728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融水苗族自治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20227


项目名称融水苗族自治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委托单位融水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编制单位广西陌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审定罗苏杰硕士工程师

项目负责温远豪硕士、工程师

主要编制人员:经济师

邓雯月工程师

韦岚曦硕士、工程师

王鸯妮硕士、工程师

黎清文硕士、经济师

硕士、助理工程师

许海钊硕士、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覃红世助理工程师

目 录

1

第一章规划背景2

一、发展基础2

二、发展环境7

第二章总体要求14

一、指导思想14

二、基本原则14

三、发展目标16

第三章重点提升特色主导产业19

一、壮大优势特色杉产业19

二、巩固提升优质稻产业24

三、发展壮大油茶产业28

四、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32

五、持续加快发展水产业38

六、做优做强养鸡产业43

七、高质推动水果产业47

八、优化升级茶产业51

九、蓬勃发展中药材产业55

十、稳步推动生猪产业59

第四章加快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63

一、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63

二、加快农业产业融合发展65

三、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7

四、加快农业现代化提升步伐68

五、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产业兴旺协同发展73

第五章保障措施75

一、强化组织领导75

二、强化要素保障76

三、健全服务机制79

附表1:融水苗族自治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一览表82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桂政发(202111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桂发〔2021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农业农村部等10部门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农规发〔20213号)等有关组织脱贫地区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的部署要求,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特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立足融水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围绕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强区的目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融水特色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是十四五时期融水推进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一)主要成效。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十三五时期,融水经济实力稳步增加,产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2020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91亿元,比2015年(28亿元)增长21.11%,年均增长3.9%。粮食种植面积33.67万亩,总产量11.0046万吨,比2015年增长7.3%;特色种植业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全县蔬菜及食用菌产量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16.95万吨,比2015年增长17.79%;水果种植面积5.035万亩,产量6.038万吨,比2015年增长6.2%;茶园面积3.6万亩,产量0.0743万吨,比2015年增长19%;特色养殖业稳中有进,肉类总产量2.45万吨,生猪产能加快恢复;新增螺蛳等水产品养殖面积2.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0.85万吨,比2015年增长8.04%

2现代特色农业加快集聚

十三五时期,全县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示范园、示范点271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17家,家庭农场179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畜牧生态规模养殖场认证11家,获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场2个。三品一标认证产品72个,其中融水灵芝、融水紫黑香糯、大苗山红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地标产品个数位居柳州市前列,获批全国有机农产品(稻谷、蓝莓、茶)基地,入选全国100个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一批竹木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陆续投产,先后荣获广西香杉生态板材基地、中国香杉家居板材之乡称号。

3特色产业扶贫成效明显

产业扶贫扎实推进,融水确定杉、地方特色品种(猪)、鱼、优质稻、食用菌、中药材、地方特色品种(鸡)为五项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以及两项自选产业为县级5+2特色产业。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6510户,发展5+2特色产业的贫困户28703户,全县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或全部劳动力均长期外出务工贫困户7453户,5+2特色产业覆盖率为98.78 %115个贫困村3+1特色产业覆盖率都达到90 %以上。就业扶贫成效明显,五年新安置建档立卡贫困户19620人就业。全面完成13695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融水新模式作为广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巩固脱贫攻坚综合战果的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苗家小镇安置点获得国家发改委授予美丽安置点称号。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融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理念,围绕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划定位,发挥自身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创新多种模式,采取多种渠道,积极组织贫困户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取得显著成效。

4产业以奖代补落实情况良好

自治区扶贫办为融水多渠道整合专项扶贫、农业、林业、水利等资金,围绕产业扶贫注入资金活力。2016年脱贫攻坚以来,全县共投入产业扶贫以奖代补资金4.52亿元,惠及2.8万多户贫困户。其中,2018年,中央、自治区财政及市本级财政扶贫资金安排融水产业扶贫资金0.77亿元。2019年,中央、自治区财政安排融水产业扶贫资金0.88亿元,柳州市本级财政扶贫资金0.2亿元,共计1.08亿元。2020年,中央、自治区财政安排融水产业扶贫资金1.69亿元,柳州市本级财政扶贫资金0.3亿元,共计1.99亿元。

5特色产业技术培训力度持续加大

融水整合各方技术力量,加大产业扶贫培训工作的指导、帮扶、服务和支持力度,从各贫困村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有效调动各级特色产业扶贫专家服务团、培训讲师团等专家的积极性和互动性,积极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服务,确保贫困户应知尽知、应训尽训。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融水举办各类产业扶贫培训班333期、累计培训贫困群众18789人次、印发培训资料64771本。2020年,举办各类产业扶贫培训班143期、累计培训11515人次、印发培训资料10927本。

6新型经营主体产业扶贫成绩显著

融水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等产业基地201个,参与产业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6个,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2.8万多户,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比例达35.1%。贫困户发展产业产值增加2.93亿元,户均增收1.05万元,人均增收2365元。融水塘口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安太乡培秀村、大年乡高僚村等17个乡镇59个贫困村,发放61.5万多只土鸡苗4600多户贫困户养殖并做好售后服务和签订保底价回收协议,对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融水县三连瀑布水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在拱洞乡高武村、杆洞乡中讲村等9个乡镇15个贫困村发放30多万斤田螺种苗给1200多户贫困户养殖,带动贫困户产业致富脱贫。

(二)基本经验。

1明确特色产业发展定位

做好特色产业发展定位,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一是选准选好特色产业。立足资源优势的原则,科学确定融水绝大多数贫困户发展的县级5+2、贫困村3+1特色产业,突出发展长效产业,避免成本上的同质竞争,做好差异化地理标志和生态原产地产品。二是强化项目科学论证。依据市场行情和当地自然条件,合理布局产业,注意避开禁止区、保护区,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村发展一村一品。在产业扶持上,重点扶持全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规范产业项目库管理。按照村申报、乡(镇)审核、县直部门预审、自治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的工作程序,规范产业项目谋划、申报、入库和管理等工作,产业扶贫项目实行前期谋划、入库审批、过程监督、绩效评估相结合的管理办法,确定产业项目谋划精准、收益精准。

2完善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为了确保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和能力,以融水苗族自治县扶贫领导小组《关于确定融水苗族自治县2020年重点产业扶贫新型经营主体的通知》(融扶领发〈202016号)文件确定遴选全县参与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助推增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贫困农户共同参与,搭建专业化、综合性的产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逐步提高带贫能力。

3建立健全多渠道的风险分担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风险化解功能,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尽可能将全县主要扶贫产业纳入政策性保险范围。二是通过适当的政策引导或优惠,让扶贫企业将保低价回收农产品和付款时间和方式写入与农户的订单合同中,由企业执行最低收购价并在期限内拨款给贫困户。三是积极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做到产业扶贫专责组引导协调、相关质监部门管理监督,为消费扶贫开展相关工作做保障。积极组织融水供应商企业申请扶贫产品认定,推进本地农特产品打入销售市场,如832平台广西特色馆等平台,充分发挥市场拓展主流渠道作用。

4做好产销对接工作

制定农产品产销对接计划和措施,通过线上微信商城、小程序、淘宝店、社区团购、单位团购、专卖店直营、抖音直播等销售渠道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农产品展销对接活动。组织本地企业积极参加各类交易会、展销会等农产品展销活动,不断推荐融水农产品,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增加特色农产品知名度与影响力。

二、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1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

融水十三五时期着力推进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农产品产业链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提质增效,三品一标认证产品逐年增多,已基本具备了融入双循环的基础。中央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方面双循环对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高要求,随着国内大循环逐步形成,居民消费升级,中产阶级对农产品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要求更高,高品质农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而当前高端农产品供给远远小于需求,这就为将来农业农村现代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另一方面农业对外开放,国际国内双循环逐步畅通,更多的国际资源将向我国农业农村流动,更多的优势农业产品、服务和产能走出去,为融水的优质农产品全面融入国际化进程,加快实现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拓展了国际空间。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体部署的重大机遇

融水十三五时期争取财政资金、落地重大项目、招商引资硕果累累,产业经济发展迅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为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利用好资源、整合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都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脱贫攻坚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的财政、金融支持将有增无减,城市资源、技术、人才和生产要素将源源不断流向农村,各类新兴农业+业态不断出现,未来农业农村将成为国家和社会投资的新热点,为融水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3广西五个扎实建设壮美广西的机遇

广西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三大定位新使命、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期望及要求,按照五个扎实新要求为推进广西富民兴桂,特别是把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作为五个扎实之一重点部署推进,将农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到全新的战略高度,融水特色农业发展必将迎来重大发展契机。

4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机遇

20195月,广西印发《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建设对接大湾区市场的农产品基地,打造一批面向大湾区的菜篮子果园子米袋子基地,以10+3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抓好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提升行动,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水产品空中运输走廊、南北果蔬流通集散地,打造面向大湾区特色农产品主要集散地。广西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全面开拓市场,加强区域农业交流合作,把粤港澳地区乃至全国高端农产品购买力、投资力向广西聚集,打造面向大湾区的特色农产品主要集散地。为融水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二)面临挑战。

1后疫情时期经济复苏压力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仍在加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演化,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发展面临新旧动能转换不畅,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严峻挑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优,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短板弱项较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最突出的矛盾,后发展欠发达仍是融水最大的困难,这将给融水特色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2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压力大

一是随着农业农村内源性污染严重,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外源性污染向农业农村扩散,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二是随着农药化肥等投入品过量使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难度加大。三是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农业实现生态绿色、资源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难度加大。这将对融水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普遍较低

受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组织体系发展滞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以及劳动力、土地成本持续攀升等因素影响,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不足。由于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足,导致农产品供给结构性失衡问题凸显,一方面特色农产品时常面临难卖”“贱卖困境,另一方面一些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发展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质量品质的要求,对融水特色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巩固脱贫成果任务依然很重

融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已实现,但农村低收入人口还将长期存在。主要依靠发展产业增收的脱贫户面临自然灾害、市场波动、动植物疫病等风险,返贫、致贫风险不容忽视不可低估。确保脱贫对象不返贫、边缘对象不致贫,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

(三)存在问题。

1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融水特色农业产业多,但分布不均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呈现出产业规模小而散的局面,尚未形成产业带和产业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加,但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条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

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足

融水产业发展中,农业产品产量得到大幅提升,但加工、流通能力建设不足,导致产业低端和效益低下。一是深加工能力不强,生产经营的基本方式仍然是收获初加工销售为主要形式的粗放式经营,除了林产加工外,种养业深加工企业仍然很少;二是产品档次不高,科技含量低,主导产品和优势产品少,难以形成积累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融水现代农业服务发展相对滞后,对一二产的辅助能力不足,加上产城融合程度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明显不足。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近年来,融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滞后于乡村振兴的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保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发展,致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基础设施不仅在存量上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相适应,而且在增量上也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如水利工程规模小,骨干工程少,蓄水能力弱,有效灌溉能力有限。政府每年投资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不少,但相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还是远远不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对财政资金依赖程度过高,社会化筹资能力不强的问题。

4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有资金不足,财政支持资金有限,农业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担保难、时间短、额度小,产业发展资金短缺,难以扩大经营规模。


第二章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农为农、政策稳定、市场导向,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实施5+2特色产业发展计划,加快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业产业项目扶持力度,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促进内生可持续发展,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为基本建成秀美融水·幸福苗乡目标奠定坚实产业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融水特色产业资源优势,突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在集中力量扶持发展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抓好一村一品一业建设,大力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坚持政策稳定。保持产业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提升产业扶贫成果。由重点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向支持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农户普遍受益转变,由主要支持种养环节向全产业链拓展转变,推动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同步谋划、同步发展。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激活主体,增强供给适应性,引导资源要素向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集聚,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坚持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推进投入品减量增效,净化农业产地环境。落实产出来管出来要求,加强农产品生产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舌尖上的安全

——坚持共同富裕。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农民群众利益,提升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能力,把就业创业机会和产业链增值效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努力让农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坚持久久为功。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整体谋划、通盘考虑,注重特色产业长期培育和发展,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谋发展,持续用力、有序实施,推动特色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25年,融水特色产业发展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布局更加优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农民增收渠道持续拓宽,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特色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壮大一批有地域特色的主导产业。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做大做强优质杉、优质稻、油茶、鱼、地方特色品种(鸡)、食用菌等主导产业。集中打造形成2—3个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全产业链发展的主导产业,将有条件的脱贫村发展成为一村一品专业村。

——建成一批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建设1家以上的自治区级以上的绿色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或供深、供港、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认定2个以上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

——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到2025年底,培育1家以上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每个脱贫村至少有1家以上管理规范、运营良好、联农带农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带动。

——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的特色产业品牌。加强农业品牌建设,优质品牌农产品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培育打造1个以上广西好嘢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桂字号区域公用品牌、广西书记县长说农业品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等。

——创建一批引领力强的现代农(林)业示范园区。突出主导产业,示范引领,推动产业园区化发展。创建1个以上国家级或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科技园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现代林业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田园综合体等现代农(林)业示范园区。

21 融水苗族自治县十四五特色产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2020

基期值

2025年目标值

指标

属性

1

粮食播种面积(万亩)

33.67

33.4

约束性

2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11.41

15

约束性

3

耕地保有量(万亩)

13

18

约束性

4

衫全产业链产值亿元

54

100

预期性

5

生猪出栏量(万头)

14.8

30

预期性

6

特色稻面积(万亩)

1.2

3

预期性

7

食用菌产值(亿元)

2.1

4.5

预期性

8

水产品总量(万吨)

0.71

1.7

预期性

9

水果总产量(万吨)

5.76

8.5

预期性

10

茶产业综合产值(亿元)

1.45

1.7

预期性

12

中草药产值(亿元)

1.8

4.2

预期性

1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65

75

预期性


第三章重点提升特色主导产业

一、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一)基础条件。

1杉木资源丰富

融水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气候、雨量非常适合杉木生长。全县总面积463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85.46%,森林覆盖率为81.77%。目前,全县香杉种植面积328.1万亩,蓄积量约2220.8万立方米,年可采伐香杉953333立方米,是南方集体林区重点县之一,也是广西木材第一大县。

2杉木加工业发展良好

产值可观。20182019年香杉板材加工行业产值均超50亿元以上,成为融水影响其他行业最广、覆盖从业人口最多的主导产业。

加工规模大。通过政策、技术、资源要素等,多方面推动木材加工企业的发展,全县香杉加工企业有400多家,产业园内共有香杉加工企业20家,主要生产兔宝宝、千年舟、莫干山等品牌板材。香杉木板材产业从原木收购、运输到车间加工、成品销售等环节,总共创造了3.5万余个就业岗位。培育了25家规上企业,其中有产值过亿元企业17家,被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香杉系列板材畅销广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等省,家居板材单项产值居广西县份之首。

科技含量高。全县木材加工企业中,拥有发明专利授权8件,实用新型专利14件,除此之外,融水多家企业与南京林业大学、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了产学研合作,企业技术发展战略得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得到加快,提升了木材加工行业的科研实力,整体提高了融水木材加工行业的质量技术标准。

)预期目标。

2025年,杉木种植面积达400万亩,蓄积量达3000万立方米,实现杉全产业链产值100亿元以上。

打造中国广西融水香杉家居板材集聚区。以康田竹木园区提质升级为抓手,打造覆盖全系列多品类的全国优质板材加工区。强化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研发协作,以打造中国最具规模的香杉生态板生产园区为基础,延伸到多层装饰生态板、防火阻燃板、实木多层地板制造等多个领域,全面提升木竹加工精细化生态化水平,努力打造百亿元木竹林产加工生态工业产业,做优做大板材行业。

创建广西香杉生态产业优势区。加快融水中国香杉家居板材集聚区一融水县和睦产业园项目(一期)立项,全力推进融水中国香杉家居板材集聚区建设,引导企业成立融水香杉协会,扩大融水香杉品牌影响力,有效提升融水木材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和品牌建设。

(三)区域布局。

杉木种植区:融水杉木在20个乡镇均有种植,种植区域广阔,加快以香杉为主的杉木标准化种植,建设标准化杉木种植基地,增加林业经济效益。

良种育苗繁育基地:利用贝江林场的杉木资源优势,不断加快杉木新品种的研发繁育推广,打造成广西乃至全国典型的杉木良种育苗繁育基地。

杉木加工集聚区:康田产业园(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以及和睦产业园为主要集聚区,打造多元化的杉木加工品类,强化科技支撑作用,不断提升杉木加工技术附加值,做大做强杉木加工产业,实现杉木全产业链发展。

(四)重点任务。

1打造融水香杉品牌

抓住融水香杉品牌概念,打造从育苗种植加工制造的全产业链香杉基地,进一步提升香杉产品附加值。依托融水获得的中国香杉家居板材之乡的称号,进一步增强融水香杉这一区域特色品牌影响力,成立香杉协会,把融水打造成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香杉板材生产基地。

2建设一流种苗基地

依托融水国营贝江林场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打造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分利用良种资源,开展包括整地、幼林抚育、施肥、密度控制等关键技术环节良种+良法的多项造林试验,大力推进杉木优质种苗一体产业化,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杉木良种基地4830亩,杉木良种基地每年可培育出优质杉木苗1000多万株,可造林面积超4000公顷,建成广西杉木种苗培育的重要示范基地。

3提高杉木林业延伸价值

大力挖掘杉木林下经济潜能,积极引导贫困户在杉木林下种植灵芝、茯苓等中草药,养殖鸡、鸭等家禽,发展多种林下经济,打造中国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标志,提高杉木林地经济价值,促进融水杉木林业及其延伸产品品牌价值越来越高,走出一条不砍树也能发财的生财之道。

4加快杉木精深加工发展

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带动、品牌质量驱动,提升服务推动等工作,组织实施新型板材、木制品精深加工、非木质利用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林业产品加工水平。扶持一批与之相配套的杉木加工企业,形成以人造板、建筑装饰、包装材料、家具等为主的林产品加工业,增加林业产业实力。建设中国香杉家居家装产业园,将马长洞片区建设成为中国香杉家居家装产业园,主要建设家居家装标准厂房、松脂加工厂房和配套设施等。

二、巩固提升优质稻产业

(一)基础条件。

融水大力发展香糯稻产业,在汪洞乡产儒村九龙屯建立香粳糯良种繁育基地,在汪洞乡、三防镇、同练乡、滚贝乡、安太乡、红水乡等建立有香粳糯示范基地8个,面积1040亩。在三防镇、同练乡、安太乡、洞头镇、良寨乡、红水乡等建立有紫黑香糯示范基地11个,面积3100亩。截止当前,融水粮食种植面积34.47万亩,同比增长5.8%,产量11.41万吨,同比增长1.2%

(二)预期目标

2025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3.4万亩左右,其中特色稻面积达3万亩,全县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1万吨左右。

(三)区域布局。

根据融水山区地貌特点,划分标准化优质稻和特色稻生产基地,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同时,大力发展香粳糯、黑糯、紫黑香糯、红糯等糯稻,以和睦镇、融水镇、永乐乡为主体建立高产标准化优质稻示范基地、良种繁育基地、粮食加工基地等,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优质稻产业。

优质稻生产基地:以和睦镇、融水镇、永乐镇为主体,建设粳糯、紫黑米等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良种繁育基地:和睦布局100优质稻良种繁育基地;在融水镇布局100亩特色稻良种繁育基地;在永乐镇布局水稻商品化育秧基地。

粮食加工基地:优势稻精深加工示范园布局在永乐镇

(四)重点任务

1切实抓好粮食生产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稳定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等工作,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

2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导农民开展种植结构调整,在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特色养殖,推广综合生态种养模式,提高种粮综合效益,进一步推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3强化现代农业科技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示范推广水稻集中育秧与机插秧、水气平衡栽培、水稻合理密植等粮食增产关键技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加大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夯实粮食生产基础。

三、发展壮大油茶产业

(一)基础条件

融水苗族自治县种植油茶的历史悠久,是全国油茶重点发展县之一。近年来,融水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以自治区实施油茶产业双千计划为契机,加大高产油茶新品种种植推广和对现有油茶林低产林实施改造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县油茶林面积达19.77万亩,油茶种植实现20个乡镇全覆盖,年产油籽4876吨。现有油茶深加工企业1家,油茶加工作坊14家,年产茶油697吨,产值达8364万元,油茶产业惠及农户1.8万户。油茶已经成为融水继杉木、毛竹之后的第三大林业产业,为助力乡村振兴、促农增收立下大功。

(二)预期目标

2025年,全县改扩种油茶林28万亩,油茶种植面积达32万亩,实现油茶全产业链产值24亿元以上;200亩以上油茶示范基地至少25个,1000亩以上连片油茶种植示范基地至少1个。

(三)区域布局

油茶种植区:融水油茶在20个乡镇均有种植,种植区域广阔。在全县范围内深入推进千万亩油茶基地、千亿元油茶产业的双千计划,扩大原料基地建设、优化油茶产业结构,提高油茶质量效益。大力培育油茶新型经营主体,推广企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基地+农户(脱贫户)等合作经营模式。普及推广优质高产油茶种苗培育和先进适用造林技术,建设一批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园和示范点。

油茶精深加工基地:在融水镇建设高标准、规模化的油茶精深加工基地,打造成周边县区茶油产品冷链、仓储物流和交易市场基地。

(四)重点任务

1全面推进油茶种植扩面提质

实施油茶双千计划,科学扩大种植规模,遵循适地适树原则,综合考虑土壤、海拔、坡度、坡向等因子,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地,集中连片开展适度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种植。推进低产林改造,按照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分类施策的改造原则,对全县油茶老化林、低产林采取清除杂灌、垦复抚育、补植补造、高接换冠、整形修剪、合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低产林改造,使全县油茶产量质量达到快速提高。推动示范基地建设,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竞争充分的原则,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托管为主的社会化服务模式,打造一批精通油茶种植、管理、销售的新型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

2延伸茶油加工及产业链延伸

大力开展茶枯、油茶壳、油茶花、油茶叶、油茶根等综合利用,开发食用油、药品、化妆品、日化用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鼓励具有创新能力的油茶企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现代加工设备和工艺流程,推动油茶产品加工设施设备升级加快构建多级化、高值化的油茶加工体系,建立油茶副产品综合利用与精深加工生产线,积极引导企业建设产品初加工基地。

3实施多业态融合

因地制宜发展油茶林下经济,在油茶幼林地套种香料、中药材、食用菌等经济品种,在成熟茶林中发展林下养殖,打造油茶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结合的立体循环模式。加快茶旅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农家乐、精品民宿、油茶文化特色小镇和田园综合体,培育生态旅游新增长点,对百年树龄的老油茶林进行保护性改造提升,努力打造油茶植物博览园。在大型油茶种植基地拓宽业务范围,打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活动基地、在校大学生教学实习基地、订单农业体验基地和现代林业示范基地。

4打造精品公共品牌

统筹全县茶油品牌资源,开展茶油有机产品认证,整体打造具有融水特色的茶油品牌,不断提高融水茶油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保护商标,采取政府部门主推、龙头企业主打的品牌运营模式,县级层面打响品牌,企业做精产品,合作社做强基地。建立产业联盟和质量安全溯源体系,推动油茶产业种植生态化、生产标准化、质量安全化、经营品牌化。

四、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一)基础条件。

融水栽培食用菌已有40余年历史,近年来在上级各个部门及科研单位、大学院校的关心、支持下,融水党委、政府在狠抓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加强领导组织,扩大规模,更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强化企业、合作社带动,创新创优,扩展市场,食用菌种植已经形成为融水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并把食用菌定为融水5+2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之一。2020年全县蔬菜及食用菌产量种植面积16万亩,产量16.95万吨,比2015年增长17.79%

(二)预期目标

2025年,全县食用菌面积和总产量分别稳定在600万平方米、3.6万吨,产值4.5亿元。

(三)区域布局

根据融水的社会经济状况、乡镇布局状况、交通布局状况、以及食用菌的产业发展基础,依托融水独特的自然环境,坚持在生态保护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开发。综合考虑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总体定位及发展目标,对融水食用菌的种植产业、加工产业及仓储物流产业进行整体的空间发展布局规划,把融水食用菌产业区域布局划分为:一核、三区、两板块

1一核

一核指的是康田工业园区融水食用菌精加工基地。通过政府引导,鼓励企业在康田工业园区建设一座食用菌深加工基地。目标是开发速冻制品、真空包装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食品、保健品、药品,带领融水食用菌产品进入精深加工的产业化阶段。

2三区

融水风情苗乡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位于融水镇小荣村周边。依托广西禾美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食用菌工厂化制种等现代农业生产基础和市场销售终端,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大浪、汪洞、同练、安太、白云、三防等乡()建设公司黑木耳生产基地,并带动10个以上的乡镇建立加工制作菌棒、生产一体化的乡级标准基地。

融水县竹韵荪香生态特色产业示范区——位于融水香粉乡。规划总面积4500亩,其中核心区面积600亩,位于香粉乡古都村大盘屯,拓展区面积1600亩,辐射区面积2300亩。示范区依托农业企业的综合实力,以竹荪产业为发展核心,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生产经营模式,由公司、合作社免费提供菌种(棒)和竹荪培养料、实施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开展订单农业、雇工等务工收入、小额信贷入股分红、开展农旅结合等的形式和手段,发展竹荪等食用菌生态特色产业,实现特色产业精准脱贫。辐射带动杆洞乡、三防镇、同练乡等乡镇发展竹荪等食用菌特色产业。

怀宝镇富民灵芝林下种植示范基地——位于融水怀宝镇。示范基地主要由怀宝镇富民灵芝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共同建立。以灵芝种植为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基地的品牌特色,辐射带动四荣乡、安太乡、滚坝侗族乡、白云乡等周边自然条件优越的乡镇共同发展绿色高端灵芝产业。

3两板块

北部绿色名贵食用菌生产板块——包括怀宝镇、四荣乡、香粉乡、同练瑶族乡、滚坝侗族乡、杆洞乡、安太乡、洞头镇、拱洞乡、白云乡、洪水乡、大年乡、良寨乡共13个乡镇。由于该地区深入山区,距离县城远,交通不便,不适合发展产量大、市场需求量大的大众型菌类。再结合该区域的产业特色,竹荪、灵芝等名贵食用菌发展基础较好,因此将北部区域定位为绿色名贵食用菌生产板块。

南部绿色大众型食用菌生产板块——包括融水镇、三防镇、汪洞乡、永乐镇、和睦镇、安陲乡、大浪镇共七个乡镇。该区域以县城为中心,交通便利,与柳州等城市交通便利,利于食用菌运输及销售。且该区域平地广,适合大规模生产食用菌。依托融水风情苗乡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食用菌产业基础,在南部区域重点发展木耳、香菇、平菇等符合大众市场的食用菌。

(四)重点任务。

1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

大力实施良种工程,着力提升食用菌菌种科研、生产、管理水平,逐步建立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食用菌良种保藏、选育、引进、示范、推广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新品种,组织有关专家做好珍稀食用菌品种的选育、引进、开发以及野生菌的驯化等工作,形成本地特有的优势主栽品种和菌种。积极与国内外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和培育现代化大型菌种厂和优良菌种试验示范基地1个,制定菌种质量标准暨菌种厂工艺流程操作标准,由生产厂家严格组织实施,依靠生产厂集中统一生产,优良菌种覆盖率达到100%。

2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一是调整品种结构。按照市场导向、突出特色、多菌类发展的原则,大力发展食用菌,加强食用菌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双孢蘑菇、云耳、香菇、秀珍菇、平菇、草菇等品种集聚发展,并围绕螺蛳粉产业链,根据每个乡不同的情况完善木耳的种养布局;二是优化区域布局。针对区域类型气候特点,加快建立北部绿色名贵食用菌生产板块、南部绿色大众型食用菌生产板块两大食用菌优势区域板块。


3大力提升科技化水平

加大研发机构的建设力度,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引进高端食用菌专业人才,成立食用菌专家工作站,培育扶持食用菌研发中心建设;大力开展产业技术研究,自主研发和引智研发相结合,与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公关,开展适宜融水特点的优质高产食用菌菌种研发、新型机械的研发和木腐菌替代料的研发,为产业的高效发展提供科技动力;打造监控检测体系平台,建设食用菌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在县里建设质量监控中心,联网全县栽培基地,形成完善的监控网络,实时监控生产管理现场,对违规用药及时取证打击。

五、持续加快发展水产业

(一)基础条件

融水苗族自治县位于自治区北部,面积4665平方公里,下辖20个乡镇,全县稻田面积30多万亩,其中保水田24.8万亩,稻田综合种养面积8.1万亩,常年稻田养殖螺面积1.5万亩左右,年产螺蛳2000吨,占全县水产品总产量8000吨的20%2020水产品总产量7120吨,同比增长5.26%其中螺蛳养殖产业发展迅速,2020全县稻田养螺养殖面积2万亩,年产螺蛳2280吨。创建稻田养螺示范乡1个,养殖面积达6000。全县螺蛳养殖基地8个,村级养螺示范15个,成立养螺专业合作社11个。稻田养螺产业已成为融水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条特色产业扶贫路,也正逐步成为融水水产养殖的一个特色产业。

(二)预期目标

2025年,水产养殖面积达10835亩,其中池塘养殖6000亩、水库山塘(含水电站库区)养殖4685亩、河沟及其他养殖150亩、稻田养殖83020亩,其中稻田螺蛳4万亩(稻田不计入总面积)。全县水产品总量达到1.7万吨,水产品产值4.4亿元,二、三产业产值占水产经济总量的45%以上,水产品加工突破4000吨。

(三)区域布局

池塘商品鱼养殖区:布局在融水镇、永乐镇、和睦镇等地,主要养殖鲤鱼、草鱼、鲢、鳙、鲶鱼、大鲵、杂交鲟等。

山塘水库生态养殖区:布局在融水镇、永乐镇、和睦镇辖区内,以及除落久、贝江口以外的所有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山区小水电站库区及河沟、季节性山塘,主要养殖冷水名贵鱼种。

河沟养殖区:布局在融江河的和睦沙巩至融水下廓、大浪麻石至标口,长约40公里、水域面积约90平方千米的河段及河叉,以及建设完成的落久、贝江口水电站库区。网箱养殖品种以鲤鱼、草鱼为主,配置斑点叉尾、倒刺鲃、黄颡鱼等名特优品种,其中和睦沙巩至融水下廓以单性罗非、鲤鱼为主,名特优鱼类为辅,落久、贝江口电站库区和大浪库区则以草鱼为主,配置匙吻鲟。

稻田养殖区:布局在大浪镇、白云乡、红水乡、拱洞乡、大年乡、良寨乡、洞头镇、安太乡、安陲乡、香粉乡、四荣乡、怀宝镇、三防镇、汪洞乡、同练乡、杆洞乡、滚贝乡17个乡镇,养殖品种以禾花鲤为主,部分搭配田螺、石螺以支持柳州螺蛳粉产业,少量搭配小龙虾、禾花蟹等。


(四)重点任务

1创新水产业养殖模式

加快推进水产业与水稻种植业融合,强化稻渔综合种养产前、产中、产后相关管理和技术指导服务;与水产、水稻等研究院所协作,筛选、优化适宜的养殖、种植品种及养殖模式;大力引进和推广稻(藕)++稻(藕)+套养、低产田主养螺蛳等养殖模式,创新养殖技术,提高单产水平,力争使稻田套养模式亩产达到300公斤、主养模式亩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

2加快水产品品牌创建

打造优质水产品区域品牌,培育打造一批如融水田鲤国家地理标识农产品通过论坛、博览会和展销会等,增强融水渔业影响力。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引导龙头企业在省内区域中心城市建立产品配送中心,建立直营、加盟网点,完善营销网络,推进电商平台、微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创新产品营销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提高全县水产品市场竞争力。

3加强水生动物疫病防控

完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推动开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和监督执法工作,实施柳州水生动物疫病防控监测区域中心建设项目,提高水生动物重大疫病诊断、防控能力和应急保障水平。

六、做优做强养鸡产业

(一)基础条件。

1产业扶贫效果显著

全县养鸡产业规模分布较广,养殖基地遍布融水各乡镇,以养鸡作为脱贫产业取得了较好效果,对贫困户帮扶较大。全县已有108家合作社成为融水农产品电商中心的供货商,累计为全县贫困户提供优质鸡苗28万羽,其中2020年同练乡农产品电商中心带动566户贫困户2168人养殖土鸡67468羽。

2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明显

融水塘口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融水县众康农牧有限公司和融水灵睿农业有限公司等公司、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安太乡培秀村、大年乡高僚村等17个乡镇59个贫困村的发展,发放61.5多万只土鸡给4600多户贫困户养殖并做好售后服务和签订保底价回收协议,对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融水县灵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通过发展现代化特色种养业与资产收益扶贫相结合,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新型产业帮扶模式,将公司与贫困户结成共同体,让贫困户有股可入、有业可从、有利可获。

(二)预期目标。

2025年,建设养殖小区500个,建设一批高标准养殖基地,出栏500万羽,全产业链产值约2.5亿元。

(三)区域布局。

传统养殖基地:立足贫困村贫困户,传统养殖基地布局融水各乡镇,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重要脱贫途径,加大养殖基地的资金帮扶,保障养殖基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高标准养殖基地: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养鸡基地,养殖基地以和睦、三防、汪洞、怀宝、四荣、杆洞、滚贝乡、安陲乡等乡镇为主,高标准养殖基地以实力较强的企业或合作社为主导,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特色品种鸡养殖等,形成品牌效应。

屠宰加工基地:规划重点布局县城粤桂扶贫协作产业园,以服务全县养鸡基地为出发点,打造鸡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商贸等于一体的屠宰加工基地,不断延伸鸡产业链,做大做强全产业链。

(四)重点任务。

1大力发展林下养鸡

发展林下养殖肉鸡是利用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最直接有效的经济增长途径。大力推广林下养殖土鸡,利用国家绿化模范县万顷林海、竹林、果园资源优势,开展林下养鸡,以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推进林下养鸡产业,运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采用生态无污染的虫、草,可减少饲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附加值和竞争力。

2加强特色品种鸡养殖

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继续推动大力发展特色优质品种鸡养殖,进一步促进草香鸡、同练瑶鸡、凤香鸡杆洞云上飞鸡等融水优质地方鸡品种的保种和提纯复壮,建立地方品种保种基地,加快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提质增效,深入推进加工产业,打造具有融水特色的优质特色品种鸡产品品牌。

3推进标准化养殖建设

加快实施养鸡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开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示范创建活动,支持建设一批养鸡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以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创建为主线,大力推广微生物制剂、生态网床、干清粪技术,提高生产设施化水平。

4发展现代生态养殖

综合考虑土地、水等环境承载能力,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养殖。加强鸡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多途径、多层次探索养殖粪污综合利用方式,积极探索益生菌生态养殖模式,推动果菜”“等生态循环生产模式,确保鸡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和设施配套率在全区处于领先水平。

七、高质推动水果产业

(一)基础条件

融水地处广西北部边远山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短,无霜期长,昼夜温差,湿润度大,土壤种类多,有利于发展中亚热带林果生产。融水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注重发展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的水果产业。截2020年,融水水果新植面积5230亩,水果总面积达到5.58万亩,比去年水果面积增加3000亩,水果产量预计达到5.7568万吨,比去年增长1.28%

(二)预期目标。

2025年,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7万亩,总产量达8.5吨。

(三)区域布局

特色柑桔产业区:在融水镇、和睦镇、永乐镇等山外乡镇发展以糯米柚、脆蜜金桔和早晚熟柑桔为主的特色柑桔产业。建设糯米柚脱毒品种母本园、脆蜜金桔示范园。

高山特色水果产业区:在山区17个乡镇发展猕猴桃、蓝莓、桃、李、梨、樱桃等高山特色水果产业。重点完善果园生产道路建设、果园电力设施建设、果园生产设施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省力化喷药设施建设、水果采后处理及配套贮藏冷库建设等)。

(四)重点任务。

1推进果园标准化生产

结合各乡镇水果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整合现有资源,优化项目补贴等措施,加快抗旱节水技术装备和地头水柜的应用,提高果园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打造精品示范园,起到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的作用,极大的调动农户发展水果产业的积极性。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每年邀请区、市果树专家现场培训指导果农,组织县乡村干部和果农外出参观取经,全面提高果品生产管理水平。

2积极发展水果加工业

重点支持水果高标准商品化处理生产线和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加大对水果深加工领域的技术研究,全面提高水果深加工能力。培育1家从事水果生产销售的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和23家市级龙头企业,培育或引进12家水果深加工企业。

3抓好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加强果品贮藏能力,推进、扶持融水水果集散市场、规模化农资市场项目的建设,在融水镇建设大规模果品保鲜贮藏库。二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采取以奖代补的模式继续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壮大水果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其开拓国内外水果市场。三是健全水果服务体系,在永乐镇建设果品交易市场综合服务中心(包括培训中心、农资配送、电商服务、物流服务、产品展示、宣传、销售等)。

八、优化升级茶产业

(一)基础条件。

融水苗族自治县山区群众有着悠久的种茶和饮茶历史,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少数民族茶文化。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了山内竹茶药、山外蔗果桑的融水经济发展思路,把茶叶生产当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来抓,实施一系列倾斜政策和鼓励措施,扶持茶叶的发展。全县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坡改梯种茶和低产茶园改造运动,从福建省福鼎市和浙江省永嘉县、平阳县、安吉县等引进了茶叶新品种在融水的红水乡、香粉乡、三防镇、白云乡、安太乡、滚贝乡等地种植。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型茶叶加工厂22座,都经过工商注册了公司或合作社,8家企业取得了SC食品生产许可认证,4家企业被列为市级龙头企业,主要产品有早春名优绿茶、高山红茶、野生古树红茶,全县绿茶、红茶产量的比例约1:3。至2020年,茶园面积稳定在3.6万亩,茶园开采面积2.5万亩,干茶产量743.17吨,产值1.45亿元,产量和产值均稳步增长。

(二)预期目标。

2025年,全县茶园面积3.8万亩,开采2.8万亩,综合产值1.7亿元。

(三)区域布局。

古树茶繁育种植基地:以安太、红水、拱洞等乡镇为主体,积极发展石崖茶、原生白茶名优珍贵茶叶品种。继续从单株中选育出优良品系,扩大台地茶种植规模,为选育出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打好基础。

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元宝山种质资源保护区、九万山古树茶群落观光点。

加工中心:开发袋泡茶、保健茶、速溶茶、液体茶饮料、果茶和药用茶等不同风味和功能的茶叶新产品,重点开发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等高档精制茶叶系列产品,积极打造元宝山茶、盘王茶、苗宝茶等优势品牌,做大做强茶叶产业。

(四)重点任务。

1夯实茶叶产业发展基础

提升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辟道路建设与原有道路改造提升,提高道路通达性,便于使用机械耕作,易于组织采制和解决生产运输上的问题;推进标准化茶园建设,根据发展实际兼顾茶叶产品创新、生产效率提升、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实施生态茶园改造工程,改造低产劣质茶园,美化优质茶园,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生产技术水平,开展茶叶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创新茶业多种经营模式,按标生产、规范管理,推进茶叶全程标准化生产;提升加工装备水平,扶持加工企业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更新加工设备,壮大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2加快茶叶品牌培育进程

进行大苗山红茶地标品牌宣传,通过比赛、交流会、广告牌、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多种形式宣传,在全行业形成关注品牌、争创品牌、维护品牌、崇尚品牌的良好氛围;提高大苗山红茶品牌核心竞争力,制定《大苗山红茶》系列标准,着力提升品牌经营管理水平,有效指导品牌建设,提升品牌市场影响力;以古树红为茶叶公共品类名称,制定古树红产品地方标准,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茶树新品系13个,扩大古茶树繁育种植规模。申请地理标志,开展古树红产品和品牌宣传,提升古树红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拓展茶叶新功能新价值

引导茶叶企业转型升级,依托茶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鼓励扶持开发茶叶技艺非遗工场、茶主题旅游演艺、非遗体验、团建康疗、健康餐饮、茶浴茶疗等综合功能服务产品;加强健康、生态、文化要素提炼,茶叶商品体现融水文化、旅游和健康特色,把握定位、差异竞争、彰显功能、错位发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与服务质量监管制度,提高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以规范化为导向,打造推介一批精品景点、线路、茶乡。

4加强茶产业人才培育引进

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等模式,开展古树茶生产、加工、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大批符合古茶树宣传推广的本土人才;优化行业人才引进与发展政策环境,着力打破人才流动壁垒,加强精专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评价体系,弘扬工匠精神。

九、蓬勃发展中药材产业

(一)基础条件。

近年来,融水立足于较好的中药材产业基础和良好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将中药材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主要产业来抓。截至2020,全县发展种植有灵芝、金银花等10多个中药材品种,种植总面积7.846万亩,分别在融水镇、安太乡、大浪镇、滚贝乡等乡镇建立了4个育苗基地,面积835亩。建立专业合作社共计26个,示范基地种植面积12975亩。同时立足种植基地建设,依靠乡村振兴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探索加工产业路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二)预期目标。

2025年,建成集中药材展示销售、康体、科普、养生餐饮、保健体验一体的康养休闲旅游新业态;建设10万亩中药材基地和道地中药材保护与开发示范区,实现干品产量约3.2万吨,产值约4.2亿元。

(三)区域布局。

民族特色医药种植园:以滚贝、杆洞、同练、三防、汪洞、怀宝等乡镇为主体,发展八角、厚朴、栀子、金银花、药用葛根、百合、玉桂、罗汉果、田七、天麻、灵芝、灵香草等中药材种植园。

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促成中药材种植基地和深加工项目投资运行,推动桂北(国际)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建设进度,将融水桂北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打造为第四代中药材交易市场,集中药材展示、交易、贮藏、初加工、分选、初包装、配送、电子商务、无公害检验检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中药材流通业态。

加工中心:引进培育企业,开发同练瑶浴药物价值,同时参与生物与制药项目,提升中药材加工水平。依托融水县中悦中药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提升中药材的仓储、物流、交易能力和效率。

(四)重点任务。

1落实推进医药振兴计划

重点布局大宗和名贵道地中药材发展,推动中药材产业化龙头企业与现有基地对接形成稳定供求关系,支持企业联合村集体、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等发展自有基地统一规划、突出特色、连片开发,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

2加快融水县桂北(国际)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建设

促成中药材种植基地和深加工项目投资运行,推动桂北(国际)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建设进度,将融水桂北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打造为第四代中药材交易市场,集中药材展示、交易、贮藏、初加工、分选、初包装、配送、电子商务、无公害检验检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中药材流通业态,同步带动康养旅游产业。

3挖掘民族特色医药

融水民族特色医药在广西区内享有盛名,其中同练瑶浴药物具有独到疗效,且药蕴藏量大,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加强引导,规范管理,避免民族特色医药加工流失。

十、稳步推动生猪产业

(一)基础条件。

近年来,融水畜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生猪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在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鼓励扶持下,广大农户从事养猪产业的热情高涨,养殖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短短几年,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生猪养殖专业户和养殖大户,养殖总量不断攀升。2020年融水进一步开展融水香猪品种改良工作,新增良种1600头,指导融水黑香猪新建标准化养殖场1个,新增种猪舍400平方米,保育、育肥舍1600平方米,每年新增黑香猪出栏1500头以上。2020111月生猪出栏14.8万头,同比增长1.12%

(二)预期目标。

2025年,全县生猪存栏20万头,出栏30万头,猪肉产量2万吨,产值6亿元。

(三)区域布局。

生猪产业主产区:构建以融水至河池高速的经济发展带,以和睦镇为副中心乡镇,辐射带动永乐镇,作为粮食、生猪主产区。

黑香猪产业主产区:以和睦、三防、汪洞、怀宝、四荣、杆洞、滚贝乡、安陲乡等乡镇为主体,积极发展黑香猪特色养殖品种。

(四)重点任务。

1提升标准化水平

研究制定融水生态猪相关标准,指导龙头企业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等目标市场,研究制定融水生猪相关团体标准。聚焦规模养殖场,以非洲猪瘟防控为重点,持续推进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场)创建工作。创建自治区级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13个,示范带动周边养殖场标准化建设。

2提高良种化水平

按照常规品种出成效,特色品种走高端的思路,围绕中高端消费市场需求,以地方特色品种和引进品种为育种素材,支持建设地方特色生猪育种创新平台1个,力争12家种猪场进入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加强遗传资源保护,支持建设区级种公猪站1个、改造升级企业种公猪站5个以上。

3推广绿色生态养殖

积极推行集中繁殖、分散育肥,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减少粪污处理压力,积极推广猪(粮、果、茶)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大力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探索建立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机制,实现全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0%以上、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加强饲料中超剂量使用铜、锌等问题监管。

第四章加快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特色产业提升行动

(一)着力抓好粮食安全生产。

切实加强粮食生产的基础地位。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为目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守住口粮绝对安全战略底线,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保供给、保稳定、保小康的重点任务,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藏粮于地的战略部署。到2025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3.4万亩左右,其中特色稻面积3万亩,粮食年产量稳定在11万吨左右。

积极实施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遵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优胜劣汰、质量兴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地发挥粮食流通对生产和消费的引导作用,促进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引导农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高绿色优质粮食产品的供给水平,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加快实现粮食供给从解决吃得饱到满足吃得好的转变。到2025年,全县优质稻谷种植达到13万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40%

打造特色粮食生产基地。根据融水山区地貌特点,划分标准化优质稻和特色稻生产基地,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同时,大力发展香粳糯、黑糯、紫黑香糯、红糯等糯稻,以及高山红薯等特色粮食,打造高山生态特色粮食品牌。以融水、红水、拱洞、白云、滚贝、同练、杆洞等乡镇为主体,建设高山红薯、花心薯、红心薯等特色稻、薯类生产基地。

(二)促进特色种植业多元化发展。

推进甘蔗双高基地建设,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甘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巩固现有蔬菜产业带,加强山区特色蔬菜保护开发;提升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利用毛竹之乡品牌资源,大力发展竹笋产业;大力培育食用菌产业,打造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产业;大力推进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在融水镇、和睦镇、永乐镇等乡镇发展以糯米柚、脆蜜金桔和早晚熟柑桔为主的特色柑桔产业;其他乡镇发展猕猴桃、蓝莓、桃、李、梨、樱桃等高山特色水果产业。

(三)稳步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恢复并稳定生猪产业规模,加快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产业。大力发展肉禽、蛋禽养殖业,适度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养殖,继续推进融水地方特色香鸭、香猪、土鸡养殖业,开发畜禽产品深加工;重点规划苗种生产、禾花鲤稻田养殖、螺蛳养殖、冷水鱼及亚冷水鱼养殖、小窝流水、休闲渔业等特色生态渔业产业。

(四)加快形成林业全产业链格局。

充分发挥融水林业资源优势,依托生态工业园,以产业导入、项目建设为重点,创新建设林、产、城一体化森林综合体,大力扶持发展油茶产业,打造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园,推进油茶精深加工增值。进一步建立完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围绕生态城、储备林、林下经济、木材产业园、木材贸易港等林业全产业链,布局更多新技术、新项目、新业态,助力林业转型升级,形成林业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二、加快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一)建设打造农业产业融合品牌。

聚焦杉、优质稻、鱼、鸡、食用菌等主导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点等品牌创建工作,构建乡村产业聚集发展重大平台,促进资本、科技和人才聚集,有效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

(二)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

强化产业链竞争意识,立足融水实际、分类施策,积极探索、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按照纵向延伸、横向扩张、侧向拓展的思路,通过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股份合作等手段持续拉长加粗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全产业链的各个组成环节向高技术构成、高资本投入和高附加价值提升的方向发展,实现各个组成环节的有机集成和协同发展,努力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增大产业链整体规模。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加强农产品加工科技攻关,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精深加工,延长杉、优质稻、鱼、鸡、食用菌等优势产业的产业链。加强农产品及加工品的物流链和信息链管理,促进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链环上的各利益主体协同服务,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整体效能和效率。加快构建完整、高度发达、关联度高、良性互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全面提高现代农业产业链经营水平。

(三)加快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

深入挖掘农业利用价值,以功能拓展带动业态融合,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服务等现代产业高位嫁接、交叉重组、渗透融合。引导、支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着力打造一批设施完善、功能多样、优势突出的特色村镇、乡村民宿、康养基地、休闲观光园区等。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打造文化体验与农耕体验游。加快发展乡村田园旅游、河湖湿地观光等产业,促进农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引导农业节庆活动提档升级,引导、支持开发节庆衍生产品,扩大当地节庆文化知名度。以健康农产品、农业风光为基础和元素,大力发展康养农业,全力支持康养经济发展。鼓励民众发展乡村共享经济、民宿经济和创意农业,挖掘农业潜在价值。

三、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

继续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规范发展农民合作社,大力开展创建示范社。支持引导合作社跨区域、跨行业开展联合与合作,组建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积极搭建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培育龙头企业,进一步支持龙头企业延伸拓展,建立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效激励其他企业加快产能升级,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水果、蔬菜、桑蚕、畜禽水产等各类合作组织,强化利益联结,组织带领服务农户家庭经营升级发展。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专业种养大户。

(二)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推进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三级联创,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创建。探索以现代农业运营模式创新改革、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改革,着力解决农村土地细碎化、小农户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矛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项目安排、资金配套上重点扶持广西禾美农业有限公司、融水县永富农业有限公司创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三)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推进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非经营性资产集体统一营运管理等改革。积极推广土地股份合作、代耕代作、联耕联作、土地托管等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鼓励支持农户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不断优化农村市场环境,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展农村现代种养业和多种经营。

四、加快农业现代化提升步伐

(一)加强农业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

杉、优质稻、鱼、地方特色品种(鸡)、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为重点,根据国家、自治区及行业已有标准,结合融水实际,按照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原则,制定和推广各类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建立健全生产技术、产地初加工、质量安全等标准体系。持续推进杉、优质稻、鱼、地方特色品种(鸡)、食用菌等特色农作物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支持生产企业建设、扩建果蔬采后(禽畜宰杀)处理及产地预冷库,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新创建一批生产高效、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管理先进的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增强示范带动效应,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加强基地生产过程管理,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农民按标生产、规范管理,推进农产品全程标准化生产。加快构建农产品生产服务网络,加强农产品生产标准化集成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产业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技术覆盖率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指导生产主体建立健全生产记录档案,辐射带动融水农业标准化生产快速发展。

(二)构建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体系。

落实扶持政策,创造条件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到融水建设原料基地、加工基地和物流基地,推动农产品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促进区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和脱贫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县域。支持水稻、油茶、食用菌、中药材、蔬菜、茶叶、水产畜牧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基础设施、冷链物流建设,设备更新等,提供简化流程、优先办理农产品食品生产许可(SC许可)等绿色通道服务,进一步延长初级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建设和扶贫农业产业大招商,推进农产品实体交易、电商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一体化建设,着力推动农产品线上销售,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企业和农村电商服务企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对接电商平台,开展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以冷链物流企业为龙头,着力推进高山蔬菜代购代销队伍建设,打造融水农产品加工集聚区。

(三)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以示范园区为重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从山区地貌出发,加大对农村耕作道、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公路的建设,对零散的土地进行整理,引导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打造技术先进、设施装备配套的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的集成区。贯彻落实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高质量建设五年行动要求,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育品牌、拓市场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主线,打造特色明显、链条完善、融合度高的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各镇、村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突出产业特色,扩大示范区(园、点)特色产业覆盖面,高标准建设县、镇级示范区,加大力度推动村级示范点创建,补齐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和品牌销售短板,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示范区技术升级、改革升级、产业升级,不断推进各级示范区(园、点)提档升级。

(四)强化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广西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大力示范和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生物防治技术和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按照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建设要求,以农业产业、资源环境、农村社会可持续为目标,根据融水地域特点、产业特点整体设计各产业间协调发展方案,形成一批适宜融水特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到2025年,实现全县主要农作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60%以上;确保十四五期间耕地面积总量不减,耕地地力稳健提升;力争创建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县。实施耕地保护与地力提升工程、田园生态系统养护与修复工程和农业绿色发展行动。

)着力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推进融水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园、特优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投向杉、优质稻、鱼、地方特色品种(鸡)、食用菌等产业,抓好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病防控,构建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体系。重点围绕三香三养三林,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壮大广西好嘢品牌项目,大力培育糯香融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开展耕地轮作试点,坚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启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等重点行动,重点加强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监管,推行农产品产地追溯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加强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

(六)加强“三品一标”品牌建设。

加大品牌建设的财政扶持力度,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重视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农业示范园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鼓励现有中小型农业企业挖掘自身特色产品,打造属于自己企业的品牌名片,并积极参加各大展览会,加强其品牌的知名度。开展以三品一标认证、树立农业品牌为主题的培训会,加强农户的认识观念。鼓励农户、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生产主体建立利益联合机制,成立三品一标认证协会、农产品生产督查小组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协同开展品牌建设相关活动。

(七)不断加快数字农业发展应用。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的示范应用。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园基础设施现代化,在原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增添数据、物流、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等,积极搭建管理运营系统,促进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通过大数据、AI、区块链、植物工厂、云计算等技术引领农业向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推动农业在种植、生产、品控、流通等方面实现全产业链升级,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升农业产品竞争力。支持优势企业对接重点用户,形成研发生产与推广应用相互促进机制,实现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加快农作物精准耕作、智慧养殖、园艺作物智能化生产等项目建设,推进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云农场建设等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加快推广应用农机作业监测、维修诊断、远程调度等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信息互联共享,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与效率。

五、推进巩固脱贫成果与产业兴旺协同发展

(一)继续执行产业发展以奖代补扶持政策。

继续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以奖代补实施方案,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一批带动群众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激发脱贫群众产业致富内生动力。用足用好政策,加快产业升级和规模化步伐,继续执行产业发展以奖代补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脱贫户发展产业。加强扶贫产品供应商认定、扶贫产品打造和新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

(二)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产业发展。

以乡镇为责任主体,立足市场需求,依托地理区位、自然环境、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产业基础,科学选择适宜发展的特色高效农业。结合县级5+2、村级3+1产业发展,因地施策、因户制宜帮助搬迁户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计划。鼓励组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搬迁户抱团发展产业,提高搬迁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微市场微田园,扶持带贫企业,促进搬迁户在安置地发展生产。鼓励创业就业,持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积极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建设复工复产就业扶贫车间,实现易扶搬迁户一户一就业工作目标。

(三)增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脱贫群众能力。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和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鼓励农业企业或流通企业与脱贫村建立农副产品稳定产销关系;加强产销对接,拓宽农产品流通和销售渠道;通过产业贷款贴息、鼓励和支持农业经营主体扩大产业项目投入,完善产业设施、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带动脱贫群众。形成5+2特色产业均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带动的格局,实现加工在乡(镇)、基地在村、增收在户。


第五章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一)压实工作责任

建立强有力的特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统筹协调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工作统筹,强化措施落实,有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保持工作队伍稳定,优先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要把产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明确产业发展帮扶职责,落实落细产业帮扶措施。

(二)强化考核激励

把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纳入县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适当加大考核权重。科学设置考核指标,重点考核政策措施落实、特色产业覆盖、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服务体系建设等情况。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将特色产业发展成效同资金分配、项目安排挂钩,促进工作落实。加强特色产业发展信息调度,及时调度政策措施落实、产业发展规模、产品市场销售、品牌建设、主体培育、带农增收等信息,为开展精准评估和调整完善产业帮扶政策措施提供基础支撑。

(三)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宣传造势,大力宣传特色产业发展各项支持政策,提高政府、部门、企业和群众的知晓度和参与积极性,形成社会共识和强大凝聚力、推动力,为规划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积极推介特色产业发展经验做法和典型范例,广泛宣传社会各方帮扶特色产业发展的生动事迹,讲好特色产业发展故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持续开展产业发展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治理,进一步解决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构建产业帮扶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二、强化要素保障

(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支持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并逐年提高资金占比。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优先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和壮大优势主导特色产业(含必要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等中央和自治区财政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继续倾斜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粤桂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资金重点用于特色产业发展。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优先纳入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

(二)创新金融服务支持

对特色产业支持力度大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优先给予再贷款支持,继续发挥再贷款精准滴灌和正向激励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投入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的信贷产品。调整完善针对脱贫人口的小额信贷政策,延续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业务,切实满足脱贫人口生产资金需求。对有较大贷款资金需求、符合贷款条件的对象,鼓励其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发展特色产业。指导农业保险承办机构持续扩大糖料蔗价格指数、肉牛养殖、水果种植等三项中央财政奖补险种覆盖面。结合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开发特色产业险种,扩宽特色产业保险覆盖面。指导农业保险承办机构开展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加大糖料蔗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力度,提升特色产业风险保障水平。

(三)保障产业发展用地

结合特色产业发展需要,统筹安排用地规模和计划指标,优化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支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落实好产业发展附属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设施农业可以使用一般耕地、村庄整治和宅基地整理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等政策。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鼓励土地经营权有序向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流转,进一步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入股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加强人才科技支撑

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招募特聘农技员,探索实行农技推广人员县管乡用、下沉到村新机制。继续推进到村到户指导,将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逐步调整转化为乡村振兴指导员。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乡镇农技人员定向培养,提升科技支撑。加快创业致富带头人、现代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加强脱贫户和小农户技术培训,提升各类主体产业发展能力和生产经营水平。

)加强重点项目管理。

建立特色产业发展项目库,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库实现共建、共享、共用。加大全产业链支持,入库项目由支持种养环节向支持储藏、流通、加工、营销等全产业链环节转变。重点选择杉、优质稻、鱼、地方特色品种(鸡)、食用菌五个特色主导产业,突出基地建设、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控、精深加工、科技服务、人才培训、品牌打造、市场销售等全产业链发展关键环节,谋划储备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并纳入项目库。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和其他各类财政资金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原则上从项目库中选择项目。优化产业项目管理,建立健全农业农村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特色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机制。

三、健全服务机制

(一)健全产销衔接机制

开展以加强产销对接、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组织经营主体参加各类综合性、专业性的大型产销对接活动,展示展销农副产品。加强与内外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电商企业等流通主体精准对接,在重点市场构建长期稳定的销售平台,与目标市场企业建立稳定的产销合作伙伴关系,打造产销共同体,优化提升特色产业链供应链。大力实施消费帮扶,继续开展帮扶产品认定,做大做实农产品销售专区专柜专馆和定向直供直销渠道。积极运用政府采购政策,组织预算单位采购农副产品。依托公路、铁路、客运场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开展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共同行动,扩大扶贫农产品营销渠道。推进优质农产品认证,推动与深圳市及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有效对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广西好数字化农产品产地仓建设,完善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平台。

(二)完善联农带农机制

继续认定与扶持对带动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的龙头企业,在项目安排、示范评定、融资贷款、保险保费、用地用电等方面倾斜支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开展三变改革示范县创建,探索总结更多成功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保底收益+按股分红、股份合作、订单农业等利益联结机制,组织带动脱贫户、农户开展标准化生产,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资金、设备、技术与农户的土地经营权等要素有机结合,推动价值分配向上游农户倾斜,打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融合利益共同体,让更多脱贫户、农户稳定分享产业链和价值链收益。鼓励农业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农户成立产业联盟,通过共同研发、成果转化、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加强带动主体履约监督,维护和巩固与带动对象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防止带动断链

(三)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把风险防范摆在产业发展突出位置,坚持产业发展和风险防范一起研究、一起部署。把产业发展作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的重要内容,对因自然灾害、病虫害、市场波动、产品滞销等出现产业发展困难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建立风险监测机制,每年组织开展特色产业发展风险评估,将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带动主体作为主要评估对象,聚集生产、经营、联农带农和政策措施落实等重点,系统评估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督促带动主体制定风险防范和处置措施。健全风险防范应对措施,从项目选择、自然因素、生产经营、市场波动、资金使用、生态环境等方面加强防范和处置。

(四)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规划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功能。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制度,组织开展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修订规划内容,出台应对措施和应对方案,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探索引入社会机构参与评估,发挥第三方独立性和专业性优势,建立第三方评估常态化制度。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规划,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明确目标,细化任务,抓好做好本规划实施工作。

附表1:融水苗族自治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一览表


融水苗族自治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和规模

建设地点

建设起止年限

五年投资

合计(万元)

建设(责任)单位

备注

1

陆基圆桶循环水养殖

建设10个圆形路基循环水池,每个圆池直径10.5米、深1.5米,配备24小时充氧设备及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建设面积1.1万平方米。

永乐镇

20212023

500

广西融水犇冠青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

融水县特色生态水产养殖建设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通过合作模式,在拱洞乡发展+综合种养模式,引进黄鳝、泥鳅、鱼类等对田螺无影响的水产品,提高单位面积水田产值。

总规模3000亩:

建立养殖制度,培训相关种养技术,建立成品回收制度,建设成品加工、包装车间厂房

拱洞乡

20222025

400

融水县三连瀑布水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3

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稻+螺)

建设田螺主养区300亩(拱洞乡培基村培堤屯):

划分为养殖区、良种育苗区、新品种试养区。实施田埂硬化,灌溉水源设施,无害化病虫害防护,田螺临时堆放池,配套生产用房,回车场。

拱洞乡

20212023

600

融水县三连瀑布水产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4

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稻+鱼)

500亩稻鱼核心综合种养示范基地提升建设:100平方米观光台建设,稻田工作步道建设,宣传栏建设,产品展示厅建设

红水乡

20222024

300

融荣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


5

融水县禾花鲤等良种繁育场

50亩禾花鲤繁育池功能翻新,增氧设备、投料机及监控设备购买,100平方米专家楼维修及办公科研设备购买

融水镇

20222023

150

融水县金边鲤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6

螺蛳良种繁育场

200亩螺蛳繁育基地建设:10亩螺蛳孵化车间建设,30平方米螺蛳储存冻库建设,螺蛳初培核心场地建设

红水乡

20222024

200

融水县金边鲤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7

融水县稻虾螺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800亩稻虾螺基地建设。其中融水镇100亩,种虾繁育基地翻新,虾螺冻库建设,防逃措施搭建,种虾引进;永乐镇700亩,稻田改造,防逃措施建设,水渠修建,工作步道建设。

融水镇、永乐镇

20212024

600

融水明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8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

每年计划投资100万元,建立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购置植保无人机;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购置太阳能杀虫灯、黄板、释放赤蛝蜂以虫治虫、使用高效人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等。

融水全县

20212025

2200

融水县农业农村局


9

融水美神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猪全产业链建设项目

全产业链布局生猪养殖,打造生猪养殖、饲料生产、生猪屠宰、肉制品深加工于一体,促进生猪产业升级;生猪养殖规划从2020年至2025年实现年出栏100万头。

融水和睦镇芙蓉村

2021

200000

融水美神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10

茶叶生产厂房建设

新建茶叶厂房面积1600平方米

红水乡芝东村

2021—2023

400

融水县农业农村局


11

标准化茶叶厂房建设

新建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房总面积4300平方米

融水镇新安村

2021

600

融水县农业农村局


12

融水紫黑香糯产业现代化示范区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1、建生产厂房1000平方米;2、农产品展示体验厅350平方米;3、场地平整硬化1300平方米;4、完善示范区生产生活用水引水安装10000米;5、谷物代餐粉自动化加工设备及配套设施;6、建设仓储厂房1250平方米及黑糯米黄酒生产厂房提升工程8000平方米。

安太乡

20212025

2000

广西融水元宝山苗润特色酒业有限公司


13

融水县易扶点观光食品产业体验园建设

基础建设体验园标准建筑框架6000平方米*3017.5/平米(规划总评图17.5/平方米+基础建设3000/平方米)=18105000元;总投入1810.5万元;申请补助900万元。

融水镇

20212025

1800

广西柳州市秋野家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


14

融水县竹韵荪香产业示范区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加工建设

生产200万棒木耳菌棒和种植100亩竹荪;建设710㎡食用菌菌包接种净化系统;建设1650㎡食用菌无菌培养室。

香粉乡

20212025

1200

广西融水县永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15

脆蜜金桔产业发展项目

一、避雨大棚设施建设2000亩,每亩投资8000元,计1600万元;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1000亩,每亩投资800元,计80万元;三、省力化喷药设施建设2000亩,每亩投资400元,计80万元;四、新植面积1000亩,种苗投资每亩1000元,计100万元,以上合计总投资1860万元。

全县

20212025

1860

融水苗族自治县

金桔产业协会


16

融水县鲤鱼洲·桃花岛生态产业观光旅游项目

1、建设生态渔村水产养殖基地,预算投资800万元。2、建设渔家乐农家乐和水上游乐休闲项目,预算投资200万元。3.五七泠内湖分区式水产养殖(主供钓鱼)基地,主养区100亩,网格分区30个。4.钓鱼基地升级提质,将原有20个钓鱼位升级提质为轻钢装配式、可休息钓鱼区,每个长2.5*2.5*2.5米。5.重建水毁生产桥梁一座,钢结构连接拱桥通道,长25米,宽2.5米。6.水产生鲜运输冷链。7.建设生态饲料加工及水产品加工厂一个,占地面积2亩,建设厂房500平米,含青饲料加工设备、烘干设备和冷冻设备。8.建设100亩水产养殖生态青料生产基地。

和睦镇

20212025

1535

融水县鲤鱼洲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融水县桃花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融水县桃花岛渔村农家乐


17

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

建设食用菌示范基地,包括基地建设、种苗、物资、产业路、设施设备等。

融水镇

20212025

1600

广西禾美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18

融水县水融香茶叶产业示范区三产融合项目

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1.建设(装修)2000平方米可视化茶叶生产车间200万元;2.配套生产设备(多功能扁形茶生产线等)55万元;3.建设产研中心800平方米70万元;4.建设电商服务中心800平方米45万元;5.建设茶园民宿20600万元;6.建设水融香县级示范园区茶叶主题特色门楼一座,30万元。

融水镇

20212023

1000

融水苗族自治县水融香茶业有限公司


19

七彩农场石斛三产融合综合发展项目建设

建设1000平方米透明式面食加工厂及配套生产设备、化验室及设备、货物电梯、冷冻库、烘干房、冷链物流车、机动叉车、天然气安装工程及厂房周边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七彩.微田园基地水利项目,50亩地需水沟2000米。铁皮石斛大棚种植改扩建项目,新建10亩铁皮石斛大棚及种植。

融水镇

20212023

820

融水县七彩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20

广西融水苗山茗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茶叶生产提升建设

1.种植有机茶500亩;2.建设标准的有机茶生产厂房1500平方米;3.厂房区硬化绿化美化;4.购置红茶生产线机械

安太乡

20222025

660

广西融水苗山茗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茶叶生产提升建设


21

水源茶叶全产业链开发

标准化茶生产管理用房、物资临时存储和分拣场所新建及改扩建(含土地平整、挡土墙建设)1250㎡,建设红茶、绿茶2条生产线

红水乡

20222025

420

融水县水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22

融水县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

基地建设及建设钢架棚1392平方米,生产厂房225平方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0222025

500

融水县豪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3

苗魅牌大苗山红茶地理标志农产品全产业链开发

1、茶叶基地建设;2、茶叶生产线一条:设备51台(套),投资180.66万元,生产线安装费用20.00万元,合计200.66万元;3、厂房装修:1000平方米*600/平方米=60.00万元;4、茶叶产品外包装:40.00万元。

红水乡

20222025

362

广西融水县天珍大苗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24

九万红地方古树茶基地建设

建立古树茶育苗基地5亩,改建标准茶叶加工厂一座,占地900平方米,配套一条生产流水线。

汪洞乡

20222025

300

广西融水九万红商贸有限公司


25

融水秋野家薯干深加工厂改建项目

1、厂区一二层槽钢框架建设21400/平米*400平米=560000元;2、厂房建设(食品厂要求的厂房隔墙以及围边等)990平米*220=217800元;2层厂房地板建设400平米*400=160000元;3、地板平整(水泥加固+金刚砂地面以及地漆)460平米*150=69000元;4、现晾晒房顶改建双层彩钢390平米*140=96600元;5HACCP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相关配备费用1投入280000元;总投入200.44万元;申请补助100万元

融水镇

20222025

200

广西柳州市秋野家生态农业综合发展有限公司


26

融水九万山古树茶茶园建设示范基地

1、茶园观光亭及基础设施建设100万元;2、购买茶叶加工生产线设备30万元;3、品牌推广20万元;4、观光步道180034万元;5、培育研发16万元。

汪洞乡

20222025

200

融水县盘子茶叶原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


27

生猪供种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投资280万元建设3175平米智能化、现代化、标准化母猪框架栏舍

永乐镇毛潭村洞口屯

20222023

280

融水县小博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28

生猪标准化规模场及中转栏舍建设项目

投资220万元建设1625平方米标准化生态猪舍,包含漏缝地板、温控设备、自动料线、刮粪机、翻耙机以及建设750平方米猪普通中转栏舍。

永乐镇洛西村洛西屯

20222025

220

融水县万年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9

融水县水果分拣车间建设项目

第一车间1500平方米:1、地面硬化27万元;2、地板胶7.5万元;3、自动选果设备一套15万元;4、自动单果包装设备10万元;5、果园无人喷洒机10万元;6、分拣车间叉车一台6万元;7、分拣车间吊顶12万元;8、卷帘门五个5万元。第二车间改建:1000平方米:1、改建棚顶及围边:23万元;2、吊顶11万元。

融水镇

20222025

126

融水县富恒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30

融水镇油茶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建设油菜基地200亩,100立方米蓄水池4个,铺设灌溉管道5000米,水泵房20平方米4个,运输轨道等建设。

融水镇

20222025

100

融水县兰兴油料种植家庭农场


31

珍珠李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1.搭建果树简易避雨棚30000㎡,投资30万元;2.建设珍珠李储存冻库1座,容量40立方米,投资6万元。3.建设果园生产资料及生产工具存放用房一间,面积80㎡,投资10万元。总计46万元。

滚贝乡同心村

20222023

46

广西融水县苗佳缘农业有限公司


32

融水县灵芝茶精制厂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灵芝茶精制车间基础设施,含建烘房、化验室和食品检测室,购进和生产相关设备

融水镇

20222023

50

融水县汪洞乡汉芝原生态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


33

融水县白云乡小坤食用菌示范建设项目

瑶口村4个香菇大棚1000平米,完善配套好相关节水灌溉。

白云乡

20222023

60

融水县白云乡小坤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34

融水县香粉乡苗家儿女茶叶专业合作社新建厂房及购置设备

在香粉乡中坪村(贫困村)新建茶叶加工厂房一座,以确保达到办理生产许可证要求,购买茶叶加工设备一批。

香粉乡中坪村

20222023

80

融水县香粉乡苗家儿女茶叶专业合作


35

融水县元山峰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扩建厂房和购置设备

在安陲乡吉曼村(贫困村)扩建茶叶加工厂房一座,以确保达到办理生产许可证要求,购买茶叶加工设备一批。

安陲乡吉曼村

20222023

50

融水县元山峰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


36

优质稻生产基地设施建设

购置稻米烘干机1套,稻米加工色选机、真空包装机各一台;稻谷晒坪硬化、围墙、大门建设;稻谷加工厂搬迁扩建。

永乐镇

20222023

40

融水县永乐乡丰裕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37

滚贝乡优质常规稻生产加工基地

1、大米选色机和双通道包装机设备资金;高端双通道包装机;2、是合作社第二期平整场地建仓库、土地平整、挡土墙、土地硬化等基础建设工程400平方,仓库、恒温仓库建设。

滚贝乡

20222023

54

融水苗族自治县吴氏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


38

融水县永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金桔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1、建设400亩金桔果园标准化高压喷药系统(含机房、配电设备、配药池、喷药机、高压喷药管、喷枪等),每亩造价800元,投资32万元。2、建设沤肥池400立方米,每立方米造价800元,投资32万元;

融水镇东良村

20222023

64

融水县永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39

融水县滚贝乡食用菌基地

175亩灵芝基地,食用菌厂房地面抛光平整、保温房内堆放菌种支架、吊顶安装、食用菌种接种箱、高温消毒锅、玻璃试管、食用菌厂房内使用的臭氧消毒机、粗加工设备,展示厅内柜台和货柜等。

滚贝乡

20222023

40

融水县荣发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


40

水肥一体滴灌系统、育苗大棚、便道硬化示范项目

50亩指天椒种植示范基地,现进行水肥一体滴灌系统、便道硬化等建设

大浪镇大德村

20222023

30

广西融水县大浪镇德兴农产品专业种植合作社


41

同练乡农业产业示范建设

同练乡同练村、朋平村,建设灵芝基地20亩,中药材水肥一体化30亩,水肥一体化食用菌大棚和产品交易棚建设面积1000平方。

同练乡

20222023

60

广西柳州宇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2

融水县山友农业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示范点烘干房建设

厂房开挖和场地硬化20万元,食用菌棒厂房大棚建设20万元,农产品加工厂房建设30万元,菌棒加工机、破碎机、锅炉、烘干机、冷库等机械设备70万元,水电安装10万元)

香粉乡

20222023

150

融水县山友农业专业合作社


43

融水云庄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

1.库房建设200平方米;2.保鲜库房20平方米;3.烘干房25平方米;4.接电线缆150m

安陲乡

20222023

100

融水云庄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


44

螺蛳粉原料豆角种植示范项目

融水镇新国村铁坑屯庙实施螺蛳粉原料基地建设200亩豆角。

融水镇

2022

24

广西柳州融水秋实蔬菜专业合作社


45

融水田鲤养殖示范带建设

每年建立环元宝山二级公路沿线周边乡镇建立融水田鲤养殖示范带(基地)1万亩,核心面积500亩以上,硬化田基,开挖鱼沟,投放鱼苗。示范带水田投放鱼苗。

四荣、香粉、安太、洞头、红水、白云、大浪等乡镇

20222025

400

融水县农业农村局


46

融水田螺养殖示范带建设

每年建立田螺养殖示范带(基地)1万亩,核心区面积500亩以上,在拱洞乡高武村,硬化田基,投放螺苗,在拱洞乡培基村建立田螺加工厂、水产生鲜冷链保鲜仓储、生产管理房等田螺产业链基础设施。

拱洞、红水、白云、良寨、大年等乡镇

20222025

800

融水县农业农村局


47

融水紫黑香糯种植示范带建设

每年建立紫黑香糯种植示范带1万亩,核心区在安太乡元宝、小桑村,3000亩,统一供种,统一播插。

安太、洞头、良寨、大年、拱洞、红水等乡镇

20222025

260

融水县农业农村局


48

现代农业园区创建项目

建立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2个,乡级现代农业示范园50个,村级特色农业示范点70个。

全县

20212025

2450

融水县农业农村局


49

农产品品牌建设

全力打造宣传本县公共品牌、地标产品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

全县

202212月底完成

300.00

融水县农业农村局


50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新建农田灌溉水渠约100100公里,改善农田水利灌溉条件,提高粮食生产产量。

全县

202212月底完成

6000.00

融水县农业农村局







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 地址:融水镇拱城街17号
联系方式:rswg@163.com 联系电话:0772-5122412
网站标识码:4502250002